目前,油气资源税改革顺利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却受阻,主要因为油气和煤炭的定价机制不同。
同时加快角色的自我改造,创建起企业技术资本银行,先后有18项技术向国内外进行有偿转让,到2011年12月底技术转让收益4.26亿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煤炭行业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国家可以优先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采购应急储备的煤炭,增强国家煤炭应急供应能力,确保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山东能源集团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亿元。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必然结果。TOP4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大学生采煤班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六矿综采四队大学生采煤班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TOP3 神东煤炭集团商品煤突破2亿吨2011年,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商品煤总量首次突破2亿吨,比2010年增长了700多万吨,意味着神东成为我国首个2亿吨级商品煤基地。此次中国共有69家公司进入榜单,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的133家。
TOP9 中煤集团《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行业技术标准研究》课题启动11月21日,中煤能源集团组织开展的《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行业技术标准研究》课题启动会在京召开。现有员工23万人,列中国企业500强第75位。韩振国指出,从目前盘面来看,煤炭股基本面并没有太多变化,反弹动力更多来自于超跌反弹。
连续红火的煤炭股,又受到了哪些人的关注呢?昨日收盘后,上交所公开了恒源煤电当天的交易信息。涨停与基本面无关煤炭股的上涨,与基本面可以说完全没关系,现在基本面没有转好迹象。连续三天拉升之后,靖远煤电等四股更是连收三个涨停板。中信证券上海巨鹿路营业部和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银河证券杭州新塘路营业部则是另外三家抛售大户。
从买入前五大席位来看,并无机构出现。不过也有分析师对煤炭板块的前景表示乐观,认为煤炭股已经到了可以建仓的时候。
连续三天上涨的煤炭股,已经变成了煤超疯。目前煤炭价格已跌入相对底部。昨日,靖远煤电、恒源煤电、云煤能源、山西焦化四只煤炭股,连续第三天涨停。虽然下游需求并没有太多向好的变化,但实体需求也未有严重的衰退和恶化。
煤价在1月上旬企稳,春节后价格可能将出现反弹。光大证券分析师张力扬就认为,由于煤价相对于其他大宗商品较为坚挺,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在她看来,最近煤炭股的飙升更像是大跌之后的技术反弹,在此前的调整中,很多煤炭股跌幅都很大,有些公司股价甚至被腰斩,因此在技术面上存在反弹的要求。对于煤炭股的连续逞强,海通证券煤炭研究员韩振国看法比较乐观,煤炭股是超跌反弹,这类周期性个股,反弹幅度往往会超过同期指数,短线来看,煤炭股经过小幅休整后,还有10%左右的反弹空间。
在周二,煤炭板块还创造了9只个股同时涨停的壮观场面。基本面的改善将成为未来煤炭股长久增长的原动力,而目前煤炭股处于较低估值区间,投资价值显现
据测算,2011年,秦皇岛港23兆焦/千克动力煤平均最低平仓价为每吨814元,同比每吨上涨超过70元,涨幅接近10%。4资源税改方向明确9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将油气资源税从量定额征收的方式改为从价定量征收,税率为5%至10%。
之后,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下达2011年第一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计划的通知》,安排500万吨应急储备计划,并要求在5月底形成实物储备。在煤炭价格市场化的同时,煤炭行业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煤炭企业对市场的掌控能力日渐提高,煤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持续上涨的能量。对于煤炭来说,除了重点合同电煤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管制之外,其他煤种的价格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与动力煤相比,炼焦煤、喷吹煤和无烟块煤价格平均涨幅更大,多数在20%以上。虽然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已经启动,但争议也仍然存在。由于预期2011年国内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因此,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12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煤炭和电力企业要从维护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加强企业自律,在2011年产运需衔接中,年度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维持上年水平不变,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
目前,油气资源税改革顺利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却受阻,主要因为油气和煤炭的定价机制不同。油气资源税改革带来的成本上涨短期内不会向下游传导,或者说这种传导是可控的。
受供需两旺影响,煤价整体再上台阶。其中,火电、粗钢、十种有色金属、水泥、玻璃、合成氨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3.9%、9.8%、10.3%、17.2%、17.0%和7.0%。
原油价格是国际定价,而且国际原油价格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国际金融资本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2月,煤炭进口量骤降至676万吨,同比大幅下降46.7%。
推进资源税改革,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增加,但与油气企业不同,煤炭企业转嫁资源税成本会直接导致发电企业成本压力加大。10月之后,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但前11个月,多数高耗能产品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有关部门多次提出,资源税改革的方向是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5月底,《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标志着讨论了多年的煤炭储备进入实施阶段。
2进口数量前低后高由于煤炭需求持续旺盛,同时国内煤炭产量加快向西北地区集中,中东部部分地区煤炭结构性供应偏紧持续存在。盘点2011年煤炭市场,可谓行情变化多端改革任重道远1供需两旺煤价上扬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煤炭需求保持旺盛态势。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估算,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35.5亿吨,同比增加约3亿吨,增长约8%。目前的储备方式是企业运作加政府财政补贴,承储企业在进行储备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盈利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
3应急储备试点启动2011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工作会议,部署了第一批国家煤炭储备工作计划。煤炭资源税仍然实行从量征收,除了将焦煤资源税由每吨0.3元至5元上调至每吨8元至20元外,其他煤种仍然执行之前每吨0.3元至5元的从量税率。
3月之后,进口量下降促使国内煤价快速上涨,贸易商和用煤企业进口需求再度增加,煤炭进口量逐步回升。在国内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路运输瓶颈短期难以解除的情况下,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部分用煤企业只能再度将目标转移至国际市场。在特殊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电价不能得到及时调整,因此,煤电之争基本贯穿了2011年始终。市场煤价格上涨,一方面使重点煤与市场煤的价差扩大,煤炭企业履行合同的意愿下降,另一方面使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增加。
由于从2010年12月开始,国内外煤价差距快速缩小,2011年1月之后,国内外煤价快速形成倒挂之势,进口煤的价格优势逐步消失。煤炭价格完全走市场化之路显得越发艰难。
分月来看,煤炭进口量呈前低后高态势。最终,在发电企业亏损日益严重的情况下,2011年,国家发改委进行了两次大范围的电价调整。
如此一来,资源税改革就失去了意义。下半年,由于国内煤价高位窄幅振荡,国际煤价却低位徘徊,我国煤炭进口量继续回升,7月至11月,煤炭进口量分别为1753万吨、1659万吨、1912万吨、1569万吨和2214万吨,同比增幅均在25%以上,其中11月同比增幅高达60.3%。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一岁九迁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